Category: 事務所的理念與實踐

  • 有沒有律師在「道義接案」或「無償接案」的呢?

    有沒有律師在「道義接案」或「無償接案」的呢?

    最近因為館長遭一名劉姓男子開三槍,所以被害人及加害人分別都有律師願意無償擔任告訴代理人與辯護人,其中有媒體去採訪劉姓男子委託的律師事務所所長時,該位律師提到:因為劉姓嫌犯打了99通電話給事務所,感覺他是求助無門,若不承接,感覺不夠道義…還沒談到委任費,這筆錢可能會變成呆帳【註1】。新聞則是以「槍擊館長嫌沒付錢卻能請2大律師 事務所:基於道義接案」為標題,因此引來律師界的熱議,或許一部分是擔心民眾會不會拿新聞要律師不要收費或降低收費吧。 律師怎麼收費筆者就不用特別談,【註1】的新聞跟網路上影片【註2】都有人介紹,筆者想要藉由這篇文章,來聊聊「律師酬金先收的原因」,以及「律師為何可以不收酬金」。

  • 真律師、假律師,傻傻分不清

    真律師、假律師,傻傻分不清

    根據新聞記載:「一名林姓男子,他假冒自己是前東家的律師,幫人寫訴訟狀,以一般律師為例,寫一份書狀約要八萬元,但他只收五萬元,主打只要行情價的六折,讓民眾紛紛上門諮詢。甚至他還在台北東湖地區,租下一間辦公室,當作事務所,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再幫忙寫訴狀、打官司,直到民眾發現怎麼花大錢請的律師,每到開庭,就會神隱,前去調查才讓假身分曝了光。」

  • 即時通訊 vs E-mail?

    即時通訊 vs E-mail?

    律師你有 Line 嗎?我想是很多人會問律師的第一件事。在智端,我們不建議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和客戶聯繫,很多人會覺得不方便,為什麼還是使用電子郵件呢?

  • 網站更新通知

    網站更新通知

    首先,讓我們歡迎新網站。 在幾年前,我們使用 legispect.com 網域放上了自己做的網頁。用了許多當時正在開發中的技術,如果您曾經看過,是的,那是手刻的。 當時網站的目標還不明確,把網頁變成 app (PWA,如 twiiter lite, facebook lite)的技術也起步不久。我們想要做一個既可以發布文章,藉由使用者登入控制各文章閱覽權限,並且提供進行中案件資訊的交換。 然而,我們遇到些許的麻煩:

  • 是不是所有法律問題都可以透過免費法律諮詢解決?

    是不是所有法律問題都可以透過免費法律諮詢解決?

    現在許多單位都設有免費法律諮詢服務(例如各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法律扶助基金會、民意代表服務處等),讓民眾免費問律師法律問題。這種服務的好處就是便民跟不用錢,但畢竟是免費的,所以這種服務也有它的限制。究竟免費法律諮詢有什麼限制?是否能讓諮詢民眾暢所欲言?是否能真正解決民眾問題?以下根據律師的經驗,簡單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