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鄧羽秢 律師
-
土地分割,補償價格要用哪個基準點算才公平?
前言 共有物分割是處理共同持有不動產(如土地、房屋)的常見法律程序。當無法以原物分配達成協議或符合各方利益時,常涉及金錢補償。然而,如何決定補償金額的計算基礎,特別是財產的價值評估時點,至關重要。最高法院近期透過一則判決(113年度台上字第1610號),對此問題提出了法律見解。
-
勞工退休金提繳不足,雇主除了補本金,是否須賠償「勞退收益」損失?
勞工退休金是許多勞工退休生活的重要保障。然而,實務上常有雇主未按勞工實際工資「足額提繳」退休金,導致勞工權益受損。有疑義者是,勞工向雇主追討時,除了短少的本金外,是否能一併請求因本金短少而未能產生的「投資收益」損失(簡稱「勞退收益」)?近期,最高法院在112年度台上字第2215號民事判決中,對此做出了重要闡釋,值得我們關注。
-
機台返還責任歸屬未明?最高法院要求原審法院再釐清
一、簡介: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222號民事判決是一起請求返還機台的民事訴訟,涉及寄託契約及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責任,因本件涉及損害賠償金額的認定時點、寄託人受領遲延之認定,以及受寄人主張抵銷抗辯有無理由之判斷,最高法院均有詳細之推論過程,值得我們細細閱讀。茲就雙方當事人的主張及抗辯,以及最高法院的論述,介紹如下。
-
繼承土地起風波:借名?附負擔贈與?最高法院判決解析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28號民事判決,是對於一起因土地繼承而生的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爭議所為的判決。本案件的核心,在於探討土地的所有權歸屬,以及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契約性質為何。這不僅關乎當事人的權益,更涉及民法中關於繼承、公同共有、借名登記、附負擔贈與等重要法律概念的適用。
-
酒駕吊扣牌照,車主與駕駛人不同時如何處罰?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道交條例)第35條第9項關於酒駕吊扣汽車牌照規定:「汽機車駕駛人有第1項、第3項至第5項之情形之一,吊扣該汽機車牌照2年。」關於本條所規定的「汽機車駕駛人」的解釋,在實務上有所討論,例如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交上統字第2號判決所涉及的爭點,就是當酒駕行為的駕駛人與汽車所有人非同一人時,是否可以對汽車所有人進行吊扣牌照的處罰。
-
雇主主張與勞工合意資遣勞動契約,法院怎麼看?
在勞動實務上,雇主有時會因各種原因終止僱傭關係,並與勞工約定以「合意資遣」的方式處理,並宣稱是為了體恤勞工,使勞工得以請領失業給付。然而,有勞工不認同此種終止方式,進而與雇主產生爭議,提起確認僱傭關係之訴或請求資遣費,屢見不鮮。
-
私立大學專任教師,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及給付薪資之訴,是否適用勞動事件法?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12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34號提出一個法律問題,就是關於「私立大學與其不兼任行政職之專任教師間,關於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及給付薪資等事件,是否適用勞動事件法?」
-
114年度勞動事件調解委員研習心得
今天我完成為期兩天半的勞動事件調解委員研習課程。此課程為擔任勞動調解委員的必要進修,若未達成年度時數,將無法獲得法院續聘。本次研習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過去感到棘手的加班費議題,講師精闢的講解使我茅塞頓開。此外,課程也涵蓋了近期熱門的勞動法議題,例如職場不法侵害。
-
若於98年5月22日前繼承保證債務,是否可以主張有限清償責任?-談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359號判決
若於98年5月22日前繼承保證債務者,在什麼樣的情況可以主張有限清償責任?就此問題,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359號民事判決有所說明。此事件的原因事實大致為:上訴人潘貴志的父親生前為一間公司借款擔任連帶保證人,但公司倒閉積欠債務。 父親於民國86年8月23日過世後,潘貴志繼承遺產,但因其不知道有這筆債務,沒有辦理拋棄繼承或限定繼承,債權人於是向潘貴志聲請強制執行,要求他償還父親生前的保證債務。以下就此事件的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的見解,析分如下:
-
買賣契約無效,是否影響不動產登記所有權人權益?
不動產交易安全是經濟活動的基石,而物權登記制度則是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機制。然而,當不動產買賣涉及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時,登記的效力是否會受到影響?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205號判決,針對此議題有所說明,此突顯了物權登記的推定效力,以及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茲就本則判決內容簡要介紹如下。
-
靈骨塔塔位的永久使用權法律性質為何?
靈骨塔塔位糾紛時有所聞,近期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332號民事判決,提到關於靈骨塔塔位的永久使用權的法律性質,值得我們關注。以下整理這則判決的兩造主張、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的意見,供讀者參考。